養魚水質不好怎么辦!養魚先樣水
2018/1/2 10:42:04
水質不好是因為沒有建立起強大的硝化系統,在放魚之前是不是沒有經過開缸啊? 養魚開缸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必不可少的: 的水是否清晰是每個魚友最關心的問題,那么我們怎么才能讓水變的清澈透明,有經驗的魚友都知道,淡水玩的是生態,海水玩的是設備,但是海水只能算是淡水的升級版,那么歸根結底就是如何創造出好的生態環境。 首先 準備材料: 1. 根據個人喜好選擇大小,最好購買高檔的,里面已經有足夠的設備,只需要簡單添加一點東西就可以了 2.過濾設備 普通的水族箱因為只是一個裸缸,沒有其他設備,所以我們就得購置一些必要的。一般有,,過濾桶等,根據缸的大小和準備飼養的寵物進行選擇,比如選擇飼養大型魚的話,就用,因為制造的水流量比較大,給氧量足是它的優點。的特點是適用于蝦或者小魚的飼養,因為它不但能過濾,還能在一旁“靜靜的”給水打氧,所以比較適合喜靜的小型魚或蝦。過濾桶最大的特點就是能繁殖大量的,對水質有非常好的作用,但是一般價位可能有點貴,根據實際情況進行選擇。 3.慮材 ,,,等,根據實際需要進行選擇。首先強調一下和是必不可少的,非常重要,后面進行介紹其主要作用 4.造景 造景需要的東西可謂千變萬化,還是根據您的喜好進行選購,一般水族箱底部鋪的只有三大類,泥(養蝦才用,因為造價太高),沙子或者,如果需要種草的話就只能用泥或者沙子,石頭子用于種草是不可能的。另外還有一些輔助的造景東西,比如珊瑚,等等,但是這些可以改變誰的軟硬度,在選擇之前一定要確定魚兒能適應 其次 準備工作(開缸) 1.我們都知道,自來水是不能養魚的,必須要“養水”,那么我們怎么才能養出還水呢?首先在水族箱放入所有準備好的材料和器材(記住,一定要消毒),然后內加入適量的水,打開過濾泵,記住,一定要24小時開著,這樣一次循環4天以上就可以用了,這里的可以用并不是可以養魚,還有很多事要做,不要著急。 2.首先我們要給魚缸來個大掃除,用十萬分之三的高錳酸鉀溶液進行浸泡消毒,順便用開水把水溫加熱到28度左右 3.接著直接投放三片捻碎的維生素C或高級水質安定劑(建議使用德邦牌),終止高錳酸鉀的反應。此時就可以用這些淡紅色或黃褐色的水投菌開缸了。這些顏色幾天內就分解完畢了,不用理會。 4.這時,可以把(10克)、純一湯匙(5-10克)、活性酸奶一湯匙(5-10克)以及“”一、兩小袋(1-2克)用缸里的溫水盡量完全化開,把比較清澈的部分倒回缸里,把剩下的殘渣扔掉或倒入過濾槽這些不明顯的地方都行。這樣,咱們就完成了“播種”的過程;這個時候的魚缸通常是一片霧蒙蒙的,甚至是伸手不見五指,這是在飄蕩,沒關系,幾天內就會清澈的;此時也先行發酵,然后投菌。 5.下面,當然是給細菌們找食物啦。既然缸里有100升的水,那么就放養4條5-6厘米長的小魚吧!它們是闖缸的先鋒,所以必須身強力壯、不怕死。小魚進入魚缸之前要用十萬分之三的高錳酸鉀溶液浸泡10分鐘消毒,避免帶著病菌進入魚缸;然后咱們就等待吧。假如水質在第二天渾濁了,就適當換點水。就這樣等待3天,不用喂。 6.這3天里,通常會逐漸清澈,有時也有復混出現,可以適當換水。 7第4天,假如水質變的清澈無比(有時侯第2天就水清了,但還是要等待到第4天再操作,有時要到第7天,總之等到第4天,一般水會清澈很多),那么水系統就開始了良好的歷程!這時要繼續測試一下微生物過濾系統的。只要投喂就可以了。投喂量控制在2-3分鐘內吃完為好。然后繼續等待3天;期間稍有渾濁要仔細觀察,只要沒有腥臭味散發出來就不必換水; 8.第7天,假如水質清澈無比,這時我們可以把比較嬌貴的魚請進魚缸了。先換點水,然后少放幾條,少量喂食(1分鐘內吃完),觀察3、4天,再繼續放另外一批,食物也逐漸增加點。 9.假如想更加穩妥些,那么在第7天可以多投放些食物或創缸魚,然后繼續等待3-4天,此時的水質更加穩定了。也就可以把你心愛的魚買回來了。就這樣每3-4天可以增加一批新魚,直到達到標準。 10.新魚買回來要在小缸里飼養幾天,可以觀察一下是否有,并適當消毒后才能搬進主缸,搬家時必須把兩個缸的水質調節成一樣的,方法很簡單,用一根用的氣管把主缸的水緩慢的導入小缸里,并不斷排掉小缸里的水,直至兩個缸的水溫、水質幾乎一樣;然后就可以把新魚撈入主缸了。這個叫“過水”。 11.就這樣我們以后每個星期給魚缸換1/5到1/4的水,配合“定時”、“定量”、“定點”的喂食、換水、洗沙等工作,就可以獲得長期穩定的“好”水了!到這里我們就完成了“硝化系統”的建設了。 最后 收尾工作(如何才能長期不換水) 1.長期不換水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長期不換水的核心思想是把分解有害物質的工作進行到底!這時的對象就是那些“半有害物質”了。 2.分解“半有害物質”的基本思路是什么? ——這個過程叫“脫氮還原”過程,全世界都在研究這個課題,咱們也一樣,當然咱們的原則是“少花錢、多辦事”啦! ——常見的方法是建立低氧區培養脫氮,這個方法是海水缸常用的。但是這個方法對于新手來說風險很大,容易搞出毒素,造成魚壞的惡局,因此不推薦新手玩。 ——咱們推薦的方法的基本思路就是通過藻類或一些快速生長的把這些“半有害物質”吃掉!咱們把它叫做“低等生物脫氮還原系統”! 3.“低等生物脫氮還原系統”的建設方法是什么? ——利用藻類對光線的敏感反應,在過濾設備里設置獨立的濾槽并配合合適的光照(用在2500K左右的或引導到窗前給予充分的日照),大量培養、甚至黑毛藻; ——或者在濾槽里、魚缸里栽種大量的,除了缸里的水草以外還有類似、()、、槐葉萍甚至是水葫蘆這樣的東西;只要有光照這些植物就可以大規模培養了。 ——當然最合適的方法是通過種植大量的水草來解決,但是水草的種植需要良好的燈光器材、肥料和維護方法,這里就不詳細說啦。 這些大量的藻類或植物會把“半有害物質”基本消除,并成為養水的最后一道工序。這樣我們就基本完成了整個魚缸的水的氧化分解脫氮還原這個大循環體系。初步的使缸里的水成為具有自我凈化能力的水系統。也就基本上完成了一個長期不換水的魚缸生態循環過濾系統的建設。 需要注明的一點是,我們認為定期的換水是維護魚缸生態穩定的不可或缺的手段。 長期不換水并不是最好的養魚的方法,不僅僅因為比較難以建立,更重要的是我們認為養魚要“竭力創造它們需要的條件,而不是強迫它們適應現有的條件”! 通過換水,可以輕易的實現把魚缸水體和大自然水體連接起來的目的。它的意義是不可替代的.
上一篇:大中王者 龍魚!
下一篇:如何建立水族箱的生物過濾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