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苦惱魚兒用藥沒效果?趕緊過來圍觀!!
相信很多人都有過這樣的想法:
為什么?同樣是生病,一樣的癥狀,一樣的用藥,一樣的用法用量,為什么他們就可以痊愈,我的就遲遲不見效果?!
糟糕的水環境
一直以來,養水都是一個值得重視的環節。平時很多疾病都是因水質不好引起,在治療期間水質的要求就更是嚴格。處于一個糟糕的水環境里治病,無論多好的產品,當然都于事無補。保證好而穩的水質是治好病的前提。
不換水
很多水族店和上班族在治療期間都因為太忙或沒意識去換水,這就使得里面的有毒物質沒辦法去掉,導致病情沒法改善。換水是“老三樣”之一,可見其重要地位!
換水不當
水不僅要換,還要換得恰當!很多人換水時比例不對,有些人會把全部水換掉,有些人放水量又太少了,這不僅會造成水質動蕩,還會加重病情,一定要注意啊!
換水時清潔/更換濾材
有部分人認為這樣做可以改善水質。No!這樣反而會弄得魚缸很臟,然后就覺得要把水全部換掉,從而破壞了硝化系統,重新培菌已經來不及了,這就造成水質大幅度下降,魚病也會更加嚴重,甚至使得魚大量死亡。
氧氣不足
這是很多人都會忽略的地方。魚兒生病時,它的呼吸能力下降,藥物也會降低魚兒的呼吸能力,這時加大氧氣就至關重要了。強勁的氧氣不僅可以刺激硝化菌的快速繁殖,改善水質,而且保證魚兒生病時也有充足的氧氣,從而幫助病情的好轉。可以通過加氧來增加水中的氧氣哦~
溫度過低
新陳代謝的速度跟溫度有關,相信各位在夏天和冬天的時候都有所體驗。有時候用藥效果不明顯,可能是溫度低了。可以適當地提高一下溫度(根據具體魚兒來升溫),促進魚兒的新陳代謝,更好地吸收藥物。這也是“老三樣”之一了。
抗藥性
一些商家或繁殖場濫用藥,在運輸環節都會加同樣的藥,藥量也沒有控制好,這樣一直加下去就會產生抗藥性。
藥藥相克
這個相信不用多說了吧,我們生病用藥時,也會有“不可與XXX一起服用”。就像殺菌水和硝化細菌不可以一起使用一樣,多種藥物一起使用或者加凈水劑都會造成相克而沒效果,所以用藥時要多多注意!
用鹽不當
鹽雖然也是“老三樣”之一,但也不能肆意使用啊!一般用鹽濃度在2-5‰,有些細菌受到抑制,有些細菌(如親水性細菌)則更加瘋狂增長,導致病情越來越嚴重。所以用鹽要根據魚的癥狀恰當使用!
用量不夠
這并不是說藥水分量不夠,而是藥水的濃度。因為各地的水質不同,所以見效的濃度也有所差異。有效的單位水體藥物與水體pH值是成正比的。北方水的堿性比南方大,所以南方有用的濃度到了北方不一定見效。另外,如果缸里濾材種類多,可適當增加用量。
轉移魚缸時操作不正確
轉移魚缸通常是隔離藥浴。別以為引入原缸水就沒問題,問題在于另外一個缸。如果是新缸或者新濾材,移缸后立刻下藥治療,那悲催了---魚隔夜死亡、水體混白。原因和上面第4條差不多,建議魚在新環境中靜養12小時后再下藥治療。
喂食不正確
魚吃東西就會拉粑粑,平時還要進行呼吸,這些都是產生氨氮的源頭,而大部分的藥都會破壞硝化系統的。硝化系統被破壞,氨氮又沒得到解決,這就加大了負荷,硝化系統就崩潰了,從而影響到水質。因此,在治病期間不建議喂食。
濾材的原因
吸附力很強的濾材(如活性炭、吸氨沸石)雖然能使水質清新,但也會把藥的有效成分吸走,所以有沒效果一說,建議下藥時把吸附力強的濾材拿走。請注意,珊瑚谷、細菌屋、過濾棉等吸附能力相對較弱的濾材要留下,以保證良好的水環境。
光照問題
有些藥水里面的有效成分會見光分解,所以需要關掉魚缸里的燈和過濾槽的UV殺菌燈(房里燈可正常使用)。
pH不合適
還有一些藥物在強酸/強堿的水體中會失效。所以建議下藥前先換1/3水,改善水質,將pH值調至7左右。